English

“绝对非常男女隐私老照片”

●文事杂谈
1998-10-15 来源:生活时报 ●晓昕 我有话说

自《北京青年报》记者安顿的那本《绝对隐私》问世之后,短短时间内,形形色色关于“隐私”的图书就纷纷出炉,以令人瞠目的速度“克隆”出了一个“隐私家族”,单身的、三角的、男人的、女人的、国内的、国外的……若是不明就里的异乡人到了我们这里,大概会以为我们这里也像美国一般正全国上下对那著名的“隐私大揭密”而万众瞩目,所不同的是人家是一国总统,而我们是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事”的“群众运动”———我们在“隐私”这个“热门”上倒是不谋而合、走在世界前列了。

事实上近两年图书出版业这种同一题材蜂拥而上的现象已不算少见,像曾出现过的“老照片热”、“怀旧热”、“知青题材热”等等———读者不用去大书店、看“排行榜”,只要随意逛逛街头林立的小书摊———他们是最为敏感、反应最快的一群。关于包括“隐私”在内的话题的流行读者的心态是一些很值得探讨的话题,在这里暂且不论,单是图书出版界这种“热门话题”空前“繁荣”的本身就已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。

我想如今的出版界大概处于一个难得出“英雄”的时代,一旦某个受到读者欢迎的创意出现,立刻被众同仁争相效仿,这里有“正宗”出版单位的行为、也有书商雇佣“枪手”的杰作,仿佛别人想不到的他一辈子也想不到,别人一旦想到他也茅塞顿开。当然,出版速度的加快与各方面技术的提高和市场运作有很大的关系,其中“内幕”外行人不知就里也不便妄言,但归根结底,原始动机自然是利益所趋,一切皆因为好的“卖点”。应该说每每这种“热点”出现,“始作俑者”大多还可圈可点、认真细致,但随后的追风之作能迅速成燎原之势,可以想象,便少不得剪剪抄抄、属半成品加工乃至挂羊头卖狗肉一类的“产品”了,其中究竟有多少实实在在的内涵可想而知。而更为人所不齿的,往往或外观相似若一母同胞、或名字趋同如兄弟姐妹,实际根本是毫不相关的炮制;甚至搞些如“陈燕妮”与“陈燕泥”之类的小把戏,寄希望于购书人一时的眼花,以为众人皆傻唯我聪明,不知是否考虑读者感到被愚弄后的愤怒,最终落得个东施效颦。而真正优秀者往往也因鱼龙混杂被带坏了声名,在市场竞争的混战中打了个一塌糊涂、“尸横遍野”。

所以,纵观近些年的作品,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心血之作少、有新意的原创作品少,“出版热”看似一浪高过一浪,开始大家或许还尝个新鲜,但终究不能引起读者真正的兴趣,甚至倒了大家的胃口。我想这大概是出版界表面繁荣实则低迷的原因所在罢。

就在前两天又见到了命名为“绝对……”的书,想来仍是《绝对隐私》余波未尽,不知“隐私”之后又会出现什么“热”,我倒是想了一个书名,就叫“绝对非常男女隐私老照片”,也算是今年的年终总结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